以下是測溫電橋校準的核心要點及詳細說明:
前期準備?
1. 環境控制:需在電磁干擾小的環境中進行校準,避免外界磁場影響測量精度。同時,環境溫度宜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,相對濕度保持在適當區間,防止因溫濕度波動引入額外誤差。
2. 標準器選型:選用準確度等級高于被校電橋兩個等級的標準電阻作為基準,確保校準傳遞的準確性。標準器應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低溫度系數。
3. 接線規范:采用四端接線法連接標準器與被校電橋,區分電流端與電壓端,避免導線電阻和接觸電阻的影響。使用BNC線纜而非普通夾子,減少電磁干擾風險。
核心步驟?
1. 外觀與功能檢查:核查設備標識完整性,包括型號、編號、準確度等級等信息。驗證各旋鈕、開關的定位準確性及功能正常性,如量程切換、電流換向功能等。
2. 基本誤差校準:依據被校電橋的量程范圍,選取合適的標準電阻進行示值比對。通過調節初級繞組匝數實現磁勢平衡,觀察檢流計歸零情況,正反向電流下均需平衡。
3. 附加功能驗證:測試電流自動換向功能的穩定性,檢查瞬時抑制旋鈕能否有效限制檢流計的沖擊幅度。帶有倍功率功能的電橋需驗證自熱效應補償的準確性。
關鍵技術指標校驗?
1. 靈敏度與線性度:通過改變標準電阻值,觀測檢流計響應變化,計算靈敏度是否符合技術要求。同時,檢查測量盤繞組的非線性誤差是否超差。
2. 安匝平衡與電勢平衡:測量安匝平衡表的分度值,評估電流換向后的最小變化格數ΔαAT,計算磁勢平衡誤差ΔIW和電勢平衡誤差ΔV。
3. 工作電流誤差:檢測初級電流的最大量程及誤差范圍,確保其在允許范圍內波動。
絕緣與安全測試?
1. 絕緣電阻測試:使用高絕緣電阻測試儀,檢測電橋初次級電路與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,防止漏電導致的測量偏差。
2. 耐壓試驗:按照規程要求施加高壓,檢驗電路與外殼間的絕緣強度,避免擊穿風險。
數據處理與報告?
1. 重復測量取平均:每項測量至少重復三次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,降低隨機誤差影響。
2. 校準證書編制:記錄校準日期、環境條件、標準器信息、實測數據及結論,確保數據可追溯至國家標準。
測溫電橋的校準是一個嚴謹而細致的過程,嚴格遵循上述要點不僅能提升設備的測量精度,還能保障其在科研、生產和質量控制等領域的應用可靠性。